五官科病证推拿●五官科病证●牙痛

禾苗 阅读:3 2025-11-01 17:58:52 评论:0
牙痛牙痛又称齿痛,是以牙及牙周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口腔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牙与肾和骨、髓之间的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曰:“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而手阳明之脉入于齿,脉虚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牙痛属中医“牙宣”“骨槽风”的范畴。可见于现代医学“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本质过敏”等疾病的某一个病理阶段。【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或内伤食滞,郁而化热,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外感风火邪毒,伤及牙床及齿龈,邪聚不散,气血凝滞,瘀阻脉络,不通则痛;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食滞胃脘,郁而化热,引动胃火循经上扰,灼伤牙床及齿龈,脉络受损,血瘀气滞,不通则痛;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久病伤气,或年迈体衰,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髓之养,肾阴不足,骨髓空虚,虚火上炎,灼烁牙龈而为病。【辨证论治】(一)基本治法1.治疗原则 消肿止痛。2.手法 点法、按法、揉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地仓、颊车、下关、合谷、内庭、太冲及疼痛局部。4.操作(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按或按揉内庭、太冲、合谷穴,每穴1分钟,力量稍重,以有得气感为度。(2)患者取仰卧位,点、按地仓、颊车、下关及阿是穴,每穴1分钟,压力由轻到重,以局部痛减为度;大鱼际轻揉面部肿痛部位,时间5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二)随证加减1.风热牙痛 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遇冷痛减,牙龈红肿,伴发热、恶寒、口渴。舌质红,苔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1)治法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2)手法 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揉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大椎、曲池、合谷、商阳、少商。(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拿风池,按揉大椎、曲池、手三里、合谷、商阳、少商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2.胃火牙痛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明显,甚则肿连腮颊,头痛,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洪数。(1)治法 泻腑清热,消肿止痛。(2)手法 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迎香、缺盆、中脘、天枢、足三里。(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摩腹3~5分钟,按揉迎香、缺盆、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3.虚火牙痛 牙痛隐隐或微痛,牙龈微肿,久则龈肉萎缩,咬物无力,伴心烦易怒、腰背酸痛、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1)治法 滋阴补肾,消肿止痛。(2)手法 一指禅推法、捏法、按法、揉法、擦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肺俞、肾俞、中府、尺泽、太溪。(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中府、尺泽、列缺、太溪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从下到上捏脊3~5遍,按揉肺俞、肾俞,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注意事项】1.坚持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牙齿的直接刺激。2.做适度的口腔肌群锻炼,如叩齿、舔齿等运动。3.注意防治原发病,如积极预防龋齿,牙髓炎、牙龈炎等疾病在急性期需及时配合抗感染治疗。 (推拿治疗学)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423289.com/post/2085.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