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证推拿●五官科病证●慢性咽炎

禾苗 阅读:3 2025-11-01 17:58:08 评论:0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指因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或肺阴亏虚,或痰热蕴结等原因,使咽喉气血不利,出现以患者自觉咽部不适、干痒、微痛或异物感为主症的一种五官科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引起咳嗽、恶心、干呕等兼症。本病属中医“慢喉痹”范畴。【病因病机】外感风热、急性咽炎治疗不当或未治疗,邪气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循经上扰,或肺肾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熏,犯及咽喉,致咽喉部气机不畅,甚则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痒或异物不适等。烟酒过度、用嗓过多、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粉尘或鼻腔感染可诱发或加重。【辨证论治】(一)基本治法1.治疗原则 清利咽喉。2.手法 一指禅推法、点法、按法、揉法。3.取穴与部位 大椎、风门、人迎、水突、合谷、鱼际、少商、内庭及咽喉部。4.操作(1)患者取正坐位或俯卧位,用点、按或揉法施于大椎及双侧风门穴,每穴1分钟。(2)患者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作用于人迎、水突、廉泉、承浆及咽喉局部敏感压痛点,每穴1分钟;用一指禅推法自喉结旁推至缺盆穴,自上而下,左右各3~5遍;用缠法或振法作用于压痛点1分钟。(3)患者取正坐或仰卧位,点按合谷、少泽、鱼际、少商、内庭等穴位,每穴1分钟,压力由轻到重,以有得气感为度。(二)随证加减1.阴虚肺燥 咽部灼热,干燥疼痛,多言后加重,可伴呛咳无痰,口干欲饮,但饮量不多,午后潮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肥厚增生。(1)治法 补肺益气,利咽润燥。(2)手法 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捏法、拿法、擦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中府、列缺、太溪、涌泉、肺俞、肾俞。(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中府、列缺、太溪、涌泉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擦肺俞、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2.痰热蕴结 咽喉疼痛不适,疲劳、多言、受寒后较重,咳嗽,咯痰黏稠,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可见咽后壁脓点,或伴散在颗粒,少数患者悬雍垂肥厚增长。(1)治法 清热逐痰,利咽止痛。(2)手法 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捏法、拿法、擦法等。(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迎香、膻中、中府、中脘、天枢、列缺、足三里、丰隆。(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迎香、膻中、中府、中脘、天枢、列缺、足三里、丰隆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按揉肺俞、脾俞、胃俞,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擦大椎、肺俞、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注意事项】1.推拿手法重在柔和,避免重刺激引发咳嗽或食道的不良反应。2.注意避免久言多歌、大声喊叫等不正确的发声方法。3.注意调节饮食,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避免烟酒过度。【疗效评定】1.治愈 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2.好转 咽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3.未愈 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推拿治疗学)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423289.com/post/2077.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