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单式手法(十一到十七)

禾苗 阅读:5 2025-11-01 16:54:19 评论:0
十一、搓法以双手掌侧做对称性夹持或托抱住或平压住患儿肢体的一定部位,交替或同时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并在原部位或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操作 患儿取坐位,以双手的指掌面着力,附着在肢体的两侧,相对用力夹持住患儿肢体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并在原部位或做上下往返移动。见图3-14。图3-14搓法动作要领1.术者肩、肘、腕关节要放松,双手着力部位要对称。2.操作时,用力要对称而均匀,柔和而适中。3.搓动要快,移动要慢,动作要灵活而连续。注意事项 操作时,切忌用生硬粗暴蛮力,以免搓伤皮肤与筋脉。适用部位 主要适用于四肢、躯干,在小儿主要用于胁肋部。十二、捻法以拇、食指螺纹面捏住一定部位,做相对用力往返捻动,称为捻法。操作 患儿取坐位,以拇指与食指螺纹面或拇指螺纹面与食指中节的桡侧缘相对着力,夹捏住患儿需要治疗的部位,稍用力做对称性的往返快速捻动,并可做上下往返移动。见图3-15。图3-15动作要领1.着力要对称,捻动时要灵活、快速,状如捻线。2.用力要均匀、柔和,上下、左右移动要慢,要有连贯性。做到紧捻慢移。注意事项1.捻动时,手法既不可呆滞,又不能浮动。2.着力部位的皮肤与患儿被捻部位的皮肤不发生摩擦运动,但皮下组织有往返捻动感。适用部位 手指、足趾小关节部与浅表肌肉、皮肤筋结处。小儿运用本法较少。十三、刮法以手指或器具的光滑边缘蘸液体润滑剂后直接在患儿一定部位的皮肤上做单方向的直线快速刮动,称为刮法。操作 患儿取坐位或卧位,以拇指桡侧缘或食中两指螺纹面,或食指第二指节背侧尺侧缘着力,或手握汤匙、铜钱等器具,用其光滑的边缘着力,蘸清水、麻油、药水等液体润滑剂后,直接在患儿一定部位或穴位的皮肤上,适当用力做由上往下或由内向外的直线、单方向的快速刮动。见图3-16、图3-17。图3-16 指刮法图3-17 板刮法动作要领1.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压力要轻重适宜,宜使用介质。2.操作时,要以肘关节为支点,腕关节要放松灵活,动作要轻快,用力要均匀。3.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度。4.较小患儿皮肤柔嫩,可在被刮部位垫一轻薄的丝织品,做间接刮法。注意事项1.不可刮破皮肤,如使用器具必须注意是否干净、光滑、圆钝。2.不可过度用力,要以患儿能忍受为度。适用部位 主要适用于眉心、颈项、胸背、肘膝凹侧等部位。十四、摇法为患儿肢体关节做被动性的环形旋转运动,称为摇法。操作 以一手托握住患儿需摇动关节的近端肢体,用一另一手握住患儿需摇动关节的远端肢体,做缓和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旋转运动。见图3-18。图3-18 摇法动作要领 术者两手要协调配合,动作宜缓不宜急,宜轻不宜重,用力要稳。注意事项1.力量由轻到重,不宜使用暴力。2.摇动的速度不可过快。3.摇动的幅度要在生理范围内。适用部位 适用于肩、肘、腕关节及膝关节等。十五、拍法以虚掌拍打患儿体表的一定部位,称为拍打法。操作 患儿取坐位或卧位,术者右手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用虚掌反复地拍打患儿治疗部位的体表。动作要领1.肩、肘放松,掌心空虚,手腕灵巧,以臂带腕,以腕带掌。2.用力平稳、轻巧而有弹性,虚掌蓄气拍打次数以患儿皮肤出现微红充血,舒适为度。注意事项 不可抽打皮肤。适用部位 适用于小儿肩背和下肢部。十六、按揉法将按法与揉法有机结合应用的手法,称为按揉法。操作 以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掌根部着力于患儿体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指或前臂主动施力进行节律性按揉。动作要领 先垂直按压,后缓慢揉动,二者结合用力。注意事项 注意节奏,不可过快或过慢。适用部位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十七、揉捏法将揉法与捏法的动作结合运用,称为揉捏法。操作 术者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将手掌平放紧贴在治疗部位上,拇指与其余四指紧贴在治疗部位的两旁或肢体的两侧,然后前臂与腕关节做主动摆动。带动拇指与掌根部做揉的动作,而其余四指做捏的动作,从而形成节律性的揉捏,边揉捏边缓慢做上下往返螺旋形移动。动作要领 先抓捏住局部软组织,再缓慢揉动。注意事项 操作时不可忽快忽慢,不宜间断或跳跃。适用部位 适用于颈项、肩背、四肢部。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423289.com/post/1453.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