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程序操作和灸感补泻、禁忌注意事项
一般程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 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操作规程根据应灸腧穴的位置,令病人采取适当体位,使该部位易于暴露,又能舒适持久。用温和灸法,可在点穴...
一般程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 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操作规程根据应灸腧穴的位置,令病人采取适当体位,使该部位易于暴露,又能舒适持久。用温和灸法,可在点穴...
机理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灸法对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生殖等各系统均有促进和调节作用。1.在免疫系统方面,艾灸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细胞免疫作用和促进免疫体的...
1.概念:古代称之为阳燧锭灸法,是一种由硫黄加上其他药物混合制成药锭、放在穴区点点燃施灸的一种方法。2.操作方法:2.1药物组成:硫磺80g,朱砂8g,川乌10g,草乌10g,乳香10g,甲珠10...
温灸法是利用温灸器里艾绒在燃烧中产生艾火的穿透力和辐射作用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由于艾叶中独特的药物成分,薰灼经络时通过药物渗透增强免疫功能,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针、灸、...
火龙灸,火龙督脉铺灸的简称。主要是在施灸的过程中燃烧的火焰如同火龙一般,且热力持续深广犹龙之有力而得名。常规五次为一疗程,隔2-3天做一次,一般3至5个疗程后会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火龙灸是古代宫廷中...
火罐常用的有下面几种: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4、5公分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
先秦时期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脏腑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经"即径,如通达各处的路径;"络"即网,如错综连缀的网丝。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是横出的旁枝,它们互...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足太阴脾经(共21穴之前8穴)1.经脉循环: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共45穴之后16穴)(30) 气冲 Qìchōng[定位]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解剖]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